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榴榴无忌

回归常态

| 人围观 |

我本英雄2025-07-19 08:39:46

前几日,有一个以侯德健为主题的活动,我的好些朋友都参加了。看他们在微信上发的片段,未免有些感慨。其实,侯德健的歌,当年对我有影响。只是,不像那些专业人士一样,对我的影响,是日常生活方面的。

我们这一代人,都很怀念80年代,这个年代其实也乱七八糟的,但对我们的意义,就在于我们在这个年代,开始回归了人的常态。此前,我们即使不算是精神病的话,也是处于严重的心理不正常状态,对于美丑善恶,感觉完全颠倒。不敢说自己爱吃好吃的,也不敢穿好看的衣服,裤子上不打个补丁,都不好意思出门,成天脏兮兮的,不觉得不好意思。多看漂亮女孩一样,都觉得自己思想有了问题。

现在的孩子很难想象,哪个时候,中学没有历史课,没有地理课,甚至没有音乐课,一道小学的算术题,也得扯上反帝反修,生产队拉我们做劳动力,到田里除草,却一定要与伟大的事业联系在一起。

听了侯德健的歌,以及一些列台湾的校园歌曲,才知道,原来歌是可以唱的,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可以唱。以前,我们听的歌曲,都是豪迈的进行曲,歌词都是大词。尽管,台湾人也经历过白色恐怖的戒严时代,但是,毕竟他们陷得没有我们深,而且出来的比我们早。

看日本电影《追捕》,我正在上大学,一个文学青年,被按着头学农机,苦于天天做作业,做试验,画图纸。电影在一个很破的礼堂放的,效果很是一般,但是,这个电影把我看呆了,看完之后,久久在电影院里不肯离去。我不是被电影的情节和演员的演技震惊了,而是发现,居然人还可以这样活着,还有这样活着的人。

显然,人回归常态,人的常态,才可以谈其他,否则,再好的精神产品,都是进不去的。对我来说,当年的我,由于已经接触到了一些民国的作品,在同龄人中,算是比较正常的了,但实际上,依旧离一个常态的人,还有很大的距离。

再后来,我就开始疯狂地读西方的书,读萨特,读尼采,读佛洛依德,什么时髦读什么,读不懂也读,于是,我们开始睁开了眼睛


随便看看